中國歷史

時事見解,感想,評論

建軍節為什麼是8月1日

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協助下,國民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 但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暴力清除清除黨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行動. 7月在武漢的汪精衛也加入了清黨行動, 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由於沒有自己的槍桿子 和當時的錯誤路線影響, 無數共產黨人束手就擒被殺害, 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慘遭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 挽救中國革命, 中共中央於7月12日進行改組, 否決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路線, 強調了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 從5月起的海陸豐農民起義到12月最後一次的廣州起義, 中國共產黨人前後後發動了80多次武裝起義, 8月1日的南昌起義是其中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批准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那麼為什麼建軍節是被選定為8月1日呢?規模最大?首次成功佔領一個大城市?首次成建制的軍隊組織參與?為什麼不用其他的起義日子 (比如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 以上可以說是,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八一南昌起義奠定了未來紅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人民軍隊的最大最基本的基礎,在未來的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眾多的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都與八一南昌起義緊緊相連,這是其他起義所沒有的,也深深的影響著這隻軍隊的發展。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 雖然南昌起義最終失敗了,但留下的火種最終慢慢再次燃燒,從井岡山,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歷次自衛反擊戰,從不斷的磨煉中發展強大,鑄就永不磨滅軍魂。 南昌起義包括了中國共產黨人在當時能掌握的主要正規武裝力量,約20000人。看看直接南昌起義有哪些以後紅軍 / 解放軍的高級將領 直接參與8月1日的起義戰鬥– 周恩來 (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與現今很多人的認識不同,周恩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中國共產黨負責軍事的主要人物,比毛澤東還要早,按標準可以授銜元帥)–…

完整閱讀

“徭役”和“賦稅”

看歷史經常可以看見兩個詞”徭役”和”賦稅”, 很多王朝的某個時期都經常描寫“輕徭薄賦”, 令國家得以修養生息, 人民富足, 國力上升. “徭役”和”賦稅”的又是什麼呢? “徭”和”役”兩個字, 意思也相同, 因此常常連着使用, 成為一個詞語. 先說”徭役” 是古代平民需要承擔的政府指定義務, 以現代比較普遍和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兵役”. 由於勞力是最原始的政府可以收取的付出, 因此徭役很早就已經出現. 而古代徭役又有份”賦役”與”職役” “賦役”簡單的說就是指勞力, 跟力氣有關, 是指為某種政府事項所提供的勞力活動, 例如運輸軍事物資, 建造宮殿, 修築城池, 開鑿運河, 搭橋修路等等. “職役”則是按照所在的戶籍等級高低, 征調去擔任州縣和鄉村基層的某些職務. 有時候看電視劇有些鄉紳還帶有官府職務,實施官員的職能, 觀眾覺得肯定是什麼買官, 某某勾結什麼的, 有這種情況,…

完整閱讀